馬賽克的由來

馬賽克的發展至今已有幾千年,以希臘、羅馬地區最盛行。最早起源於美索不答米亞一帶,當時作畫內容大多為簡單裝飾的花紋,或是生活周遭的事物,顏色上比較單調。後來,基督教的產生造就了製作在牆壁上的馬賽克的發展。

因為希臘馬賽克用小鵝卵石 (pebbles) 和羅馬的大理石嵌片(marble tesserae) ,馬賽克幾乎完全使用在地上,這些牆上的馬賽克壁畫是馬賽克藝術的一大轉變與進步。當時為了宗教服務的目的,投入大量的金錢與人力,一座座教堂內金碧輝煌的壁畫,展現出馬賽克高度成熟的製作技巧。此時金箔及玻璃質的新材料也功不可沒,當時用金箔製作嵌片,在黏貼時故意使每塊接面不平,透過光線照射,產生出斑爛閃爍的效果。

馬的公共建設十分發達。它們發明了一種裝飾公共澡堂牆壁的方法,而馬賽克就是羅馬人裝飾牆壁的一種技法,很像我們現在的磁磚貼花:將彩色的石頭敲成小小的石塊,然後像使用顏料般,趁著石灰牆壁未乾時,把石塊崁到牆壁上,組成一幅圖畫。這種裝飾牆面的技法,解決了羅馬人不善於繪畫的窘境;此技法還帶到東羅馬帝國,並且廣泛的運用在教堂壁面的裝飾。

占廷的教堂,將羅馬的馬賽克技法,發揮的更加細緻,隨著拜占庭藝術的發展下,製作更加精巧;雖然人物的造型比例,擺脫不了羅馬時期的生澀僵硬,但顏色上卻更為豐富鮮艷,因為工匠們細心的注意深淺的變化,竟也讓教堂內的這些石頭崁畫,有了像繪畫般的生命,產生景深的視覺效果,馬賽克竟成為拜占庭藝術中重要的特色。

直到15世紀中大量使用新材質琺瑯(smalti)製作壁畫,而這些新的作品更影響了當時繪畫的發展。

 由於馬賽克材料的耐久性,不像一般繪畫容易因環境時間而剝落、變色,所以在經歷這麼久的時間,我們都還能欣賞到前人留下美好的作品。(文章摘自網路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鼎居空間設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